防疫时期逛马路所见
一一秦廷模一一
在预防病毒感染的日子里,我每天都乘着人少的时候逛一下周边的马路。
从我家大楼下面走过淮海路,在华山路上,有一幢双折重檐屋顶的洋楼。原来它旁边有一幢同样的洋楼更加靠近淮海路,是我中学的同学黄某当时的家。
1974年左右她读华东师大,曾经来过我家。作为回访,我也去过她的这个英式古典风格的家。
后来虽然失去了联系,但是我知道她进入了一所中学当老师。因为一向擅长体育运动,曾以30多岁的年龄获得中老年田径赛的几项冠军。
去年我搬家到这里以后,有一次姐姐来家做客,在阳台上看马路对面。我说以前曾经有个同学住在那里。姐姐也说她有一个南洋模范中学的同学住在那个地方,也是单名姓黄。
我估计姐姐的同学就是我同学的哥哥,他们是一家的。现在他们的家已拆除,建成地铁的出入口。幸亏还有一幢同样的楼房可以佐证。
沿着淮海路向东走过去是余庆路。
余庆路80号是一栋新颖的楼房,建于40年代的, 建筑面积2700平方。这里是曾经的空军招待所。
我离开原先的工作单位就进入租用这里的上海环境工程公司工作。
当时就听人说,这里是原来的国民党市党部。
后来获悉房子是盛宣怀的外孙邵式军建造的。
邵的经历曲折离奇。初期周旋于国民党达官贵人,又担任过日伪时期的税收官。后来带去了大量黄金钱财投奔新四军。解放以后在山东省当干部。五十年代受牵连关入监狱,1964年冤死于劳改农场。
虽于1980年追获平反,终铸成一生虚叹。
他算得上政治活跃,嗅觉灵敏,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真是"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这里的洋房静静矗立着,见证了灯红酒绿的繁华和政治舞台的轮换。
沿余庆路再走过去是市委办公厅的食堂。虽然没有门牌子,但是看得出正在运营中。门卫告诉我,自从零八年之后就不对外开放了。
那里的服务人员都是本市的中年人,菜肴也比较干净卫生。
再见走过去就是康平路市委办公大楼,还是默默地矗立在那里,门口不乏威武的军人站着岗。
我不禁想起了在那些动荡的文化革命的年代,表弟曾经在这里路上尾随示威的人群领取过面包。
向左转进入了天平路,看到著名的南洋模范中学,是当年哥哥姐姐们乘着公交车去上学的地方。我也曾经听过南洋模范中学的校长赵宪初老师的讲座。
现在隔着栏杆也能够看到红色的塑胶操场和绿色的草地,因为疫情仃止了上课所以都在闲着晒太阳。没有了穿着校服的中学生,在那里嬉耍追逐的身影。
再兜到宛平路上,人行道边上的花圃精心细致地打理过,宁静的小楼大都紧闭着窗户。
我走路的步伐尚可,但是也常常驻足翘望那些精致的小楼,暇想着一个个浪漫的故事。但是除缺少数半开的窗扉,大都是紧闭着,该没有一点点生气。
靠近淮海路的颇有气派的楼房子是上海市纪律委员会办公大楼。不时的有小车鱼贯驶出,因为正是下班时分。我不禁回忆起10余年前在信息中心工作的时候,曾经陪着爱人去应聘的事情。
还想起了当年租住我古北路房子的那户人家,其女儿就是在这里的纪委上班的工作人员。
那个女孩说话细声细气的,待人温婉。她曾经说过,上海人容易浑淆的三个名称,是"纪委","建委"和"计委"。
在淮海中路的西段,有一幢从外观看很是“格格不入”的建筑,和周围的花园洋房、新式里弄的样子不同,它的样子有点“古怪”,看上去像一艘“邮轮”。就是武康大楼。它1924年始建,设计师是著名的邬达克,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楼。原名诺曼底公寓,1953年被人民政府接管并更名武康大楼,曾经一些演艺界名流入住,包括赵丹,秦怡,孙道临,王文娟等。
每次走近这幢武康大楼,我便想起曾经(大概有五十多年前吧)带着住在附近的表弟来这里的空房,俯瞰对面宋庆龄居住的住宅花园。
泰安路,仅长514米。原名劳利育路,东起武康路,西至华山路。慢慢地逛,五分钟就走完了。却是上海西区一条别有风情的马路。
我外婆就曾住在泰安路8号的院子里好几十年了。现在到大门外的墙上挂着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里面的一片空地种上了绿化植物。
从前泰安路的西端是逼仄的马路菜场,对面的小楼是一个模型厂。我知道的一个主妇就从闵行的大厂调到这里当工人。现在小楼装修得精致大气,配上花圃和绿树,极像昔日的灰姑娘变成了公主。,
现在马路上那些欣赏着网红景观的青年大多向往着当上公主和王子,但是 我知道的住这里的名人女儿和将军儿子都是把扒拉着泡饭赶去上学的同时代人,从来没有享受咖啡伺候的时刻。因为那时候闲情逸致是受到唾弃的腐朽没落生活。
这条路上居住过许多文化人,有周谷城贺绿汀和杜宣等人。就连中国第一夫人贺子珍也常年住在泰安路东端的120弄。
当年她从苏联回来后由陈毅市长安排住入弄内,一直到1984年去世。
她从一个山区农村出身的人,住到这里称为"卫乐园"的现代化洋房,固然是一个反差,但是一直以来,上海人包括邻居和街道干部们都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因为徐汇区这样的神秘老人太多了。
现在这条马路上经常有欣赏老房子风情的市民留恋光顾。而衬托了政治人物豪情骄逸的这位失落的前夫人,成为一首永远缅怀的乐曲,伴随着这里的优雅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