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现有大学分为综合类、文理类、理科类、文科类、理学类、工学类、一一一体育类、艺术类等几大类。
但是我总觉得对音乐有一些怪怪的感觉。虽然音乐归为艺术类大学,但是它一定是教学学科中的奇葩。
音乐的乐理知识是许多理工类天才也不大容易理解的。七个音阶中(含有半音)的相互关系,什么大三和七和弦,大调及小调外加的民族曲调,还有古老的宫商角羽等等,非与生俱来的天赋不能理解。但是乐理知识中量化内容众多,条分缕析,确实应当归于理科。
音乐的演奏艺术及乐器的发展,都要用到器具,可以归入工科。当然近年来发展出的效果制作,录音,配乐,合成等等亦肯定属于工科。
至于音乐的主题和风格,更像是属于文科的内容。
乐理中有许多量化的内容,但是许多聪明的大脑能够学懂数学分析,矩阵,却对带有升降音的和弦知识一窍不通。
这里讲到文科和理工科学生。他们的不同点是,文科生交流起来,虽然言语相通,心灵可以接近,善于理解对方,但是会出现狎昵的神色或者巴结讨好的表情。
理科生表情从容又有警觉,言语慎重深沉。既使与对方观点相同,也留有一定的距离,没有商人市俗的气息。
回到音乐,它的神奇性在于它与人类的发展有关,从亘古时代起人们就从生活劳作中习惯大自然的音乐,如小溪淙淙,鸟儿婉啼。人与人在相处中呐喊彪声等,都是人类最初的音乐。
本人近日在一家理发店,见到小乌在主人指示下引吭婉啼出熟悉的旋律,使我大开眼界。这肯定也是来源于大自然的天籁之音。
现在人们欣赏的管弦乐里,提琴舒展自如,温情似水。管乐回音清脆,激奋高昂,有时则激情四射。竖琴则遥相呼应,似珠落玉盘,配合目默契。音乐有着勾人心魄的魅力。
与音乐类似的倒是建筑专业。建筑带有与音乐一样纵横捭阖的力量,又带着神韵的艺术性。所以有"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么一个说法。
在建筑中,尽管工民建专业要通晓结构和力学,包含物理原理,但是领銜的建筑学家已经僭越这些基础,从工匠式的刻板中脱颖而出。他们着意于艺术风格,如巴洛克式等等。所以建筑学属于文科,工民建专业属于理工科。
可以与音乐对比的专业还有医学。一些中国音乐与西洋音乐的不同,正如医学里面中医和西医的区别。
中国古代音乐的发音冲破了现代乐理的桎梏,不附合严密的深入肌理的现代乐理。至今苏州沧浪亭里还陈列着古琴演奏的谱子。本人观测以后写下:"非符号却有音律,非文字具书法美。丝竹之音永回荡,古琴韵味有体承。"
尤其要注意的是古琴弹奏谱中的符号没有表达出音符的长短。古琴乐器的形状却有"天圆地方"的象征,五根琴弦代表了传统的"金,水,木,火,土"五行。
对于音乐提出了艺术类大学让它归属,其奇妙之处可以与手谈(棋类项目)相媲美。虽然说下棋是一项体育运动,但是"运动员"经常沉寂不动,最多偶有手指的拍击。
(2022.7.17)